每日时讯!一脚飞起尽涟漪
2023-03-27 08:28:20 东方资讯

要让孩子爱踢球

先让家长动起来

一脚飞起尽涟漪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高华生

要让孩子爱踢球,先得让家长动起来。

西湖区校长足球队校长们深谙此理,不仅自己踢球给学生做示范,还利用家长足球联赛方式带动家长踢球、带动社区阳光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爱上校园足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西湖区校园足球发展有个现象:家长足球联赛特别火,这些都离不开校长们的助推。

爱踢球心态不功利

家长乐意把校长当球友

非体育专业出身的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胥惠平,从第一届浙江省校园足球文化节“巅峰对决”西湖区校长足球队组队开始就是队中一员,如今是校长足球队队长。

办公室备着球服球鞋,空闲了上场踢两脚,胥惠平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30多年,有时候还带着儿子去踢球。在西溪实验学校担任副校长组建家长足球联赛后,喜欢踢球的他也加入了家长踢球群,有时候也会和家长一起约球。调任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后,像很多孩子虽然毕业却仍然留在踢球群里的家长一样,他也一直没有退群。

“自己喜欢踢球,对足球的内涵,学生成长的规律,足球的规律,了解会更透彻一点。”胥惠平告诉记者,他原先任职的西溪实验学校这些年校园足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大的经验是各个年龄阶段的梯队建设。梯队建设起来后,校队选材余地比较大,成绩就不会有很大起伏。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搞校园足球当然也希望能获得好成绩。不过因为自己常踢球,胥惠平对于校园足球成绩心态比较平和,因为他理解这点:足球比赛偶然性因素很大,夺冠要天时地利人和。“冠军是我们的目标,但目光不能完全放在夺冠上,成绩起起落落正常,但要在高水平上起伏。”胥惠平说,这样的心态能避免急功近利,让孩子们通过足球或者其他体育运动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为参加爸爸联赛,有家长要买学区房

“有两个家长我印象特别深。一个家长先是给我们爸爸联赛当裁判,后来就说要把房子买到竞舟小学学区让孩子在这里上学,因为当时规则只有学生家长才能参加学校爸爸联赛;另外一位刚搬过来的家长,踢爸爸联赛小区里找到不少球友,很快就融入到新的社区。”

校长足球队队员、星洲小学校长包国勇回忆道,2012年他任职竞舟小学副校长时,学校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爸爸足球联赛。当时不像现在家长足球联赛遍地开花,策划这样的活动学校还有不少压力。不过首届爸爸足球联赛开始后,学生家长和社会反响都非常好,后来杭州其他学校也陆续开展起来。

包国勇是体育老师出身,现在除了校长职务外,仍然是体育老师。他爱运动,学生时期就爱踢足球、打篮球,一直到现在。他一直有个想法:杭州的足球人口其实不少,但都分散难聚集,很多人喜欢踢球但找场地、找球友不容易,家长足球联赛的出现解决了部分问题。

“如果学校周边社区经常组织踢球,相信周边的社区就会变得活跃,我们的孩子也会很阳光向上。”包国勇时常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家长足球联赛就起到了连接学校、家长和社区的作用,这样的家校互通渠道能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包国勇看来,校园体育文化最重要的角色是体育老师,体育老师爱运动能带动其他老师运动,带动家长、学生运动。如今的星洲小学爸爸足球联赛,两个校区八支队伍、加上毕业家长队、教工队共十支队伍,联赛非常热闹。“300多个家长参与,全校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家长报名。”包国勇说。

爱踢球的校长这么多,退役女足队员也惊讶了

“校长爱踢球,能向学生说明这项活动吸引力很大,能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也能了解校园足球规律和困难,并支持老师的工作。”校长足球队主教练、学军小学体育老师李志华告诉记者,西湖区有这么多校长爱踢球,对于体育老师来说是非常开心的。

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杭州外国语实验学校体育老师张歆悦的认同。张歆悦去年刚刚从北京女足退役,目前作为校长队女队员(规定每队必须有)参加了几次和家长的训练热身比赛。

“我得知有一支队伍队员大部分是校长的时候,其实挺惊讶的,没想到杭州这么多校长热爱足球。”张歆悦告诉记者,刚从职业赛场退下来的她对足球青训这块比较关注,她觉得如果学校校长重视足球,自己也爱踢,学校的足球青训工作一定不会差,也会为中国足球提供更雄厚的土壤。

“带队参加市长杯的时候,我发现小组赛有足球特长生的学校不多,但是孩子们踢得也不错。”张歆悦觉得这也能从侧面说明杭州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