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是对于太平洋战争及其关键的时间,IJN在中途岛战役损失了四艘航母的形成的重要作战力量,对于米国来自海上的威胁日益严重。位于佐世保的海军基地内,作为海军陆战队的斋藤少佐不由得感叹,强大的舰队也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突然,院落中士兵的吵闹声打破了他的思绪。只见一辆辆和形似炮艇的东西依次从运输车上卸下,引起周围士兵的围观。“这是陆军造的战车吗?为什么我们要开?”,“我们不要陆军的破烂,请你拿回去” 在士兵的吵闹声中,斋藤上前看到的了身穿陆军制服的后勤军官。这位中尉军官丝毫不受周围海军官兵的吵闹,依旧指挥驾驶员进行卸车作业。看到斋藤到来后,立马下来向其行礼,随后拿出一份文件请斋藤签字,上面写明作为海军陆战队他们需要训练和装备一种,即可以随着大发登陆艇登陆又可以自己进行登陆作战的新型机艇——特殊二型内燃机艇,而文件竟然来自海军部。斋藤不明白,为什么隶属于海军的装备,需要陆军进行插手。陆军随后解释道“这批坦克由海军提供设计图纸,由我们陆军三菱坦克制造所生产的,可是专门为你们建造的,占用了我们不少ハゴ的生产,回来可得好好补偿我们”斋藤这时才突然想起来,在几个月前的会议上,海军部就提出会有一种新型装备专供应于海军陆战队使用,并在加紧生产,没想到是用在陆军生产线上面。随着卸车工作的结束,临走时,这位陆军嘲讽到“希望你们可以开着这种鬼东西去横渡太平洋,然后开到美国的首都,那时候我们可能已经玩够一星期了”
(资料图)
斋藤心理不由得暗骂道“陆军马鹿!”手里攥紧了拳头。
1944年 马绍尔群岛,随着美军“燧发枪行动”的开展,位于夸贾林岛的海军特别陆战队驻地也遭受到持续炮击。在掩体设施内,斋藤正带领着士兵们做出发前最后的动员,他们一部的战车将作为火力点支援防御部队,阻击美军的登陆作战。斋藤的座车编号101,炮塔侧面印有月出海上的好运标志的,从海军陆战队的驻地到太平洋上的岛屿,这辆火艇已经陪伴了他两年多的时间。本想真应验陆军的话,开着去登陆美国。却在这里被军舰的炮击压得抬不起头,真想让陆军也尝尝这种滋味。随着战线的不断恶化,滩头阵地已经被占领,源源不断的装备被送上海滩。斋藤的部队前几天还能和登陆的LVT杀的有来有回,而现在随着谢尔曼坦克的到来,斋藤发现除了防空部队的八八式7.5厘米高射炮可以击毁美军战车,其余所有火炮基本无效 ,真希望可以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抗衡的战车。斋藤知道现在所有抵抗已经是徒劳的,已经完不成什么把敌人赶下大海的傻瓜命令了。部队也已经打光,而他早已经作为步兵作战了,座车在撤退时因为没有燃料而抛弃了,自己也受伤了。随着周边队友的倒下,斋藤知道敌人又一次开始进攻了,面对围上来的敌军,斋藤让队友继续后撤,自己压制敌人。
最后,伴随着一声枪响,日军这道防线彻底的安静下来。
5日后,美军陆军技术观察员杰克上尉在马绍尔群岛的上空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炮弹坑,不由得想起了老爸讲述在一战中的见闻。飞机降落在夸贾林岛,乘坐威利斯一路颠簸,到达陆军修理厂。杰克终于看到了这辆怪异的坦克辆,他有一个像船一样的首部,后部分装备有舵,更加奇葩的竟然是他还有螺旋桨装置。随后,杰克用自己的Ektra相机,记录下了这辆印有月亮图案的怪异坦克。
—————————————以上内容根据事实进行改写加工——————————————
这次使用的产品是香港威龙公司出品的套件模型6916和国产金属履带进行搭配。说到特殊二型内燃机艇(下简称特二内火艇),出品该模型的厂家不多,其中属威龙出品的35比例较为精准,受到模型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
在已知的产品目录中,威龙一共出品了四款套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 6678普通形态 6699(白盒)浮航状态前期型号 6712浮航状态后期型号 6916浮航状态前期型号说到这几款产品 除了 6678普通形态是不带浮渡套件以外 剩余三款可以说是基本一样 ,都配备威龙特色DS履带。(威龙其实有这个车的魔术,但不知道为什么几款套件里面都没有包含。而且单独作为补品,出货量也是非常稀少)
细分来讲,因为6916是威龙自洗白盒6699的套件,所以内容完全一样,都是前期型号。(可以说做了一个白盒 )而6712确实有点意思,盒标是后期型号。笔者通过研究这几款的板件图纸发现,威龙不同时期型号的划定,依据是前部浮箱的组成状态。两款前期型号的浮箱状态都是一体状态,而后期型号则是一分为二,前部浮箱由两块箱体组成。在6712的图纸中可以看到威龙公司在考证方面也是下了一定功夫,根据图纸,玩家可以选择制作三种不同状态下浮箱的形态,分别是莱特岛,千叶群岛,美军缴获状态,而他们三款只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这里面可以肯定的是,威龙参考一辆保存较为完整的实车,位于俄罗斯库兵卡博物馆,苏军缴获自千叶群岛,并且适当参考了一部分的历史照片资料。笔者认为,目前根据现有公开资料并没有找到更多关于日军特二内火艇生产型号的具体划分依据,威龙公司的产品应该是根据实车和历史照片等发现进行了细微的划分,而且区别并没有相关性,不排除部队战地改造的可能。
高情商:考证到位,好! 低情商:换点东西又出来圈钱!
PS;其实现存实车并不少,在很多太平洋岛屿上都能找到。但是保存状态非常的糟糕,可以等于废铁。
在制作之初,为了将这辆特别的战车两者状态都有表现。根据车辆构造,将该车所有浮渡零件都做成了磁吸样式,方便在两者形态之间转换。
浮渡零件包括四样,分别是前后浮箱,增高的指挥塔,增高的方形换气筒。
前浮箱和后浮箱均由3mm厚的软钢板焊接而成。由于钢板没有淬火,可焊性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前、后浮箱都由特制的卡夹固定。前浮箱的形状好似船头的形状,流线型好,并用隔板分成6个小区,即使被击穿1个小区,仍然可以保持充分的浮力。前浮箱的自重约1t,排水量约6立方米。后浮箱的形状好象俄文字母“П”字形,内部分为5个小区,自重约680ks,排水量约3立方米。后浮箱上部后边还有一个方向盘,通过一根很细的钢丝绳由炮塔处伸至车内,用来控制左、右方向舵,使内火艇在水中转向。其具体结构可在下图中大体看清楚。浮箱的装卸都由人工来完成。
同时,特式内火艇在陆地上的最高时速可达37km,续航距离超过200km,在海中时速8.5km,续航140km,这都要得益于其安装的三菱A-6120-VDe直列6缸柴油发动机,这样的数据在当时世界各国的两栖战车中属于领先位置;而且设计人员还别出心裁地将这款战车的发动机和发电机设计成可以放置在车内登陆之后再进行组装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得该战车在由潜艇运输时不用担心进水导致登陆时动力系统出现问题(潜艇运输时战车是挂载在潜艇外面的),
为后期“龙卷作战" 的特四艇积累的不少经验。
依据杰克上尉的见识中,这辆带有螺旋桨的战车,让人眼前一亮。
笔者这辆车,采用了国产某品牌的金属履带,细节尚可。威龙原装DS履带肯定是不能用的,在3D打印履带和金属履带中选择了后者,最近刚好沉迷做金属履带,而且金属履带也可以省下不少事情,效果还很棒。
涂装方面,参考了威龙封绘涂装,采用了IJN较为常见的鼠灰涂装田宫XF-75 吴海军工厂灰,效果还是不错,整体采用AK德国灰系列旧化套装,悬挂底盘部分采用泉微系列旧化土。
入坑十年有余,由于平时学业繁忙,逐渐从模型党走向堆积党,这辆车也算是自己一直以来想完成的作品吧。
借此比赛机会,与各位模友分享作品,共同交流。希望与大家一起进步,在模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祝各位模运长久!
最后,让我们穿越时空,放一张老照片
部分资源来源于:静态模型爱好者官网
个人简单考证,若有疑点,请各位大佬不惜赐教,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