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王倩雯报道 5月11日,天空飘着细细雨丝,凉风带来阵阵寒意。衡阳市船山大道与古汉大道交汇的十字路口,车辆往来如织,人流熙熙攘攘。
“您好,请您在注意看交通信号灯,遇到红灯一定要在安全线内等待。文明出行,人人有责,谢谢您!”一个身着“衡阳群众”红马甲、两鬓泛白的中年男子,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提醒过往行人注意交通信号灯,引导广大市民安全通过路口。
(资料图片)
这个年近花甲的中年男子,就是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王冬生。自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年多来,无论寒冬酷暑、日晒雨淋,只要有需要,他都会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一道,坚守责任路口,开展常态化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为营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默默奉献。
从事人大工作40多年来,凭着对人大事业的那份热爱与忠诚,王冬生像“老黄牛”一样,一头扎进人大工作中,不知疲倦地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于平凡中见真淳,在坚守中绽光彩。
“他对待老干部像亲人一样!”
2008年,王冬生被调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老干科工作,从此他与老干部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有8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各人情况不同,需要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也不尽相同。
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因年迈体弱,每年夏、冬季节,经常生病住院。王冬生格外关注这位老干部的身体状况,每当季节转换之际,他坚持一周一次到这位老干部家中探望,热心询问该老干部的身体状况。遇到紧急情况,他马上联系调派车辆接送。该老干部行动不便,王冬生就背着或搀扶老干部缓缓下楼,一直陪护到医院,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联系医疗专家会诊。这种持之以恒的悉心关爱、细微照料,让年近80岁的老干部感动不已。
机关老干部文老病危时,他忙里忙外四处奔波,联系医院施以救治,常常汗湿了衣服,累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文老的家人拉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冬生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王冬生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他对待老干部像亲人一样!细心呵护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让老同志深切感受组织上的关心关怀,也赢得了老同志们的充分信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退休干部易泽基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多次荣获全市老干先进单位,机关老干党支部获先进党支部6次。
“只要把工作干好,自己也就知足了!”
2013年10月,王冬生被任命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调研员。这在外人看来,他职务提升后就可以“闲”下来了。但王冬生没有懈怠。2015年,他又协助相关负责人接下了文明创建这个“重活”。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王冬生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与志愿者们一起积极投入到交通文明劝导、进联点社区创文巩卫、包路段卫生巡查活动中。“王冬生同志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志。他带头捡拾垃圾、文明引导交通、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有序的交通安全和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邹超说。
王冬生还积极组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走进珠晖区粤汉街道机场社区,开展常态化创文巩卫综合治理巡查、卫生整治、扶危济困、入户问卷调查等工作,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珠晖区粤汉街道机场社区服务站站长汪庚娣说:“王主任非常支持我们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他主动跟社区对接联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社区居民加入到文明创建中来。近几年,我们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多次受到表彰。”
8年来,王冬生出色地完成了市创建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交办的各项目标考核任务,多次被市创建办通报表扬。
40多个春秋,王冬生就像绿叶一样只管付出,不计名利、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醉心于人大工作,其奉献精神让人真心为之折服。就像他自己常说的:“只要把工作干好,自己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人大工作者这个光荣称号啦!”